发布信息当前位置: 首页 » 产品供应 » 农业 »

黑龙江冬钓赤眼鳟苗 吉林江河放生赤眼鳟苗 淡水红眼鱼苗

联系人: 李经理
联系电话: 15843139860
单价: 面议
起订:
供货总量:
发货期限: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
所在地:
有效期至: 长期有效
最后更新: 2024-02-02 21:11
浏览次数: 3
询价
企业基本信息
 
李经理 15843139860
 
详细说明 联系方式

  赤眼鳟隶属、、雅罗鱼亚科、赤眼鳟属,俗称“红眼”。它是长江名贵的经济鱼类,肉质细嫩,味道鲜美。泰兴市经过近三年的驯养试验,已于2003年取得长江赤眼鳟人工繁殖的成功,这对挽救长江濒危物种,开发新的养殖品种具有重大意义。

  2004年泰兴市共推广池塘赤眼鳟成鱼养殖示范面积14.8 hm2,其中主养面积7.13 hm2,混养面积7.67 hm2,养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。主养池共计放养体长12~16 cm的赤眼种78 645尾,平均每667 m2放养鱼种735尾,收获赤眼鳟成鱼293 kg,平均上市规格400 g左右,套养的花白鲢平均每667 m2产量为128 kg。7.13 hm2主养池总产45 047 kg,其中赤眼鳟31 351 kg,占总产的69.6%;花白鲢13 696 kg。混养池7.67 hm2,共套放赤眼种17 250尾,平均每667 m2套养150尾,收获赤眼鳟成鱼51 kg,平均上市规格370 g。由于赤眼鳟为年生产性养殖,产量较少,仅占泰兴市水产品总产量的0.22%,因此市场价格较高,出塘价平均为21元/kg。主养池总效益为47.74万元,每667 m2产值6 665元,去除成本3 140元,每667 m2纯利3 525元。混养池总增效益10.02万元,每667 m2增收1 071元,去除赤眼种等成本200元,每667 m2增加效益871元。

  2004年的池塘赤眼鳟成鱼养殖示范推广,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。现将赤眼鳟池塘无公害成鱼养殖技术总结如下。

  一、生物学特性

  1.外形特征:赤眼体呈纺锤型,外形似草鱼,后部较扁,头锥形。体色银白,背部略呈深灰色。吻端有两对小须。体侧鳞片基部有一黑斑,形成纵列条纹,侧线鳞明显,鳞片较大,侧线平直,后延至尾柄中央。尾鳍深叉形,眼缘上方有一明显的红斑,俗称“红眼”。

  2.生活习性:赤眼鳟反应灵敏,善于跳跃,在拉网、运输操作受到惊吓时极易跳跃冲撞导致鳞片脱落。自然分布于江河、湖泊与河沟的缓流水域,为中层鱼类。其适温范围广,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可自然越冬。经人工驯化后,适合在池塘、河沟、湖泊、水库等水体养殖。

  3.食性:赤眼鳟属杂食性鱼类,在自然环境下,摄食小型水生植物、藻类、有机碎屑、水草和底栖动物等,经驯化后也喜食配合饲料。

  4.生长:在自然环境下生长较慢。但经人工驯养摄取配合饲料后,生长速度加快。当年鱼种规格可达20~35 g/尾,养成商品鱼规格在400~500 g/尾,大的可达750 g/尾。

  二、成鱼养殖

  1.产地环境和鱼池条件无公害赤眼鳟生产基地应建在无工业“三废”,无农业、医疗废弃物,无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的地区,要求环境安静,交通方便,空气质量符合《GB 3095—1996标准》。要求水源充足、新鲜、溶氧丰富,pH 7~8.5,水质符合《GB 11607—1989渔业水质标准》和《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》的要求。池塘以东西向的长方形为好,单池面积以0.2~0.6 hm2为宜,水深2 m左右,土壤质量符合《GB 15618—1995标准》,底质以粘土为好,壤土次之,池底淤泥厚10 cm左右,每667 m2水面配备0.3~0.5 kW的增氧机,鱼池设有进排水系统,并配备好水泵等注换水设备。

  2.池塘消毒放养鱼种 d左右,每667 m2水面用75~100 kg生石灰干塘消毒,以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,改良底质和水质。

  3.培养水质鱼种放养前5 d,每667 m2水面施入经发酵的有机肥200 kg左右,使水色呈黄绿色,透明度保持在30~35 cm。

  4.鱼种放养选择在冬、春季节放养,水温以5~10 ℃为宜,此时鱼种的活动力较弱,鳞片紧贴鱼体,不易脱落受伤。放养前将鱼种用3%~5%的水浸浴消毒5~10 min。池塘主养,每667 m2水面放养赤眼种700~900尾,再搭配100~150尾的花白鲢鱼种。池塘套养,每667 m2水面可套放赤眼种100~200尾。要求鱼种体质强壮、无病无伤、大小均匀、规格较大。

  5.饲料投喂赤眼鳟人工配合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在28%左右,饲料系数在1.8左右,要求配合饲料的原料符合规定,不得使用受潮、发霉、生虫、变质及受到石油、农药、有害金属等污染的原料。如购买商品饲料,应符合《GB 13078—1991饲料卫生标准》和《NY 5072—2002无公害食品鱼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》。投饲应遵循科学的“四看”、“四定”原则,灵活掌握好每次的投喂量。主要生长季节每日上、下午各投喂1次,一般每次投喂量以投后20~30 min左右吃完为宜。此外,根据赤眼鳟的食性,还应投喂一些青饲料,如浮萍等水草和青草类,从而促进其生长,降低饲料成本,提高经济效益。

  6.日常管理在主要生长季节,坚持每天早晚巡塘,认真观察鱼的活动、摄食和水质等情况,并做好塘口记录。在高温季节要注意适时换水,一般10 d左右加换水一次,以保持清新的水质和较高的溶氧量。在生长季节每日下午1~3时开启增氧机,一旦发现浮头要及时开启增氧机。每20 d左右,每立方米水体用20 g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,以调节水质。在自然条件下,赤眼鳟抗病力较强,但人工饲养时要注意做好防病工作,坚持以“预防为主,积极防治”的原则。赤眼病同常规鱼相似。用药应符合《NY 5071—2002无公害食品鱼用药物使用准则》,不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药物。预防细菌性疾病可每月(5~9月)用杀菌消毒剂全池泼洒一次,寄生虫病可用阿维杀菌素全池泼洒,如患有锚头鳋病应隔5~7 d后再泼洒一次。在赤眼鳟成鱼上市前,应遵守相应的休药期规定停止用药,以保障上市鱼的品质。

“ 黑龙江冬钓赤眼鳟苗 吉林江河放生赤眼鳟苗 淡水红眼鱼苗 ” 联系方式
吉林省峰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
联系人: 李经理
联电话: 15843139860  联系我时,请说来自 N127网
联系地址: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海达路299号
网址: http://slhkjum322863201.n127.cn/
 
更多»本企业最新新闻
 
更多»本企业其它产品

[ 产品供应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